策略聯盟(strategic alliances)是指組織之間為了突破困境、維持或提昇競爭優勢,而建立的短期或長期的合作關係。

策略聯盟又稱為伙伴關係(partnership)原是企業界提昇競爭力的重要策略,目的在透過合作的關係,共同化解企業本身的弱點、強化本身的優點,以整體提昇企業的競爭力。美國企業界在一九七○年代之後面臨日本企業的強大挑戰,不僅部分企業相繼關閉,部分知名企業也面臨空前的壓力。企業專家為協助各企業維持其既有的競爭優勢,發展出策略管理理論,研提有效的策略,而策略聯盟就是其中比較常被採用的策略。

企業界採取的策略聯盟型態視其本身條件及市場狀況的不同而異,一般來說,多數採取垂直式、水平式、或混合式的策略聯盟模式。垂直式策略聯盟是指與具有互補功能的不同企業或單位建立伙伴關係,以提昇企業的研發功能與產銷效能,如建教合作、產銷合作、擴大服務項目等;水平式策略是指結合功能類似的企業,有效運用既有資源,以擴大服務的點與面,如連鎖店;混合式策略是指兼具垂直式與水平式的策略聯盟,以全面提升企業間的競爭力。

企業界策略聯盟的最終目的在於尋求企業間的互補關係,亦即企業本身比較缺乏的部分,可以透過合作的方式加以強化。如規模較小的個別商店在面臨同業競爭之後,容易造成經營的困難,如加以結盟就可以達到擴大規模的效果;又如,研發力強的企業,資源可能不見得充足,如果與製造業合作,不僅可以獲得資金,研發過程的實驗、結果的推廣等方面的需求,也都可以獲得滿足,而製造業本身也可以減少研發成本,並投注較多心力在產品品質管制上,可謂互蒙其利。

近年來,由於國內面臨加入WTO的強大壓力,政府各個部門也紛紛提出相應的對策,教育部門也不例外。政府加入WTO之後,大陸與國外知名高等教育學府將陸續登台,因此,有部分具有互補性質的大學展開策略聯盟或併校,以及規模較小的師範學院成立聯合教育大學的提議。另外,師資培育多元化之後,各師資培育機構為強化競爭力,也紛紛與中小學締結策略聯盟,中小學同時也可以從師資培育機構獲得九年一貫課程等教育改革方面的協助,形成互助互利的共同體。未來,教育機構與教育機構之間,以及與非教育機構之間伙伴關係的建立,仍有相當大的探討與發展的空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r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