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概有一年多沒有買lativ,一直以為lativ在台灣可能已經沒有那麼好了?畢竟行銷模式從不斷打折,然後又不斷找代言人,不斷的下廣告,Yahoo首頁雙星一直買,重點捷運站手扶梯更是直接包版,更別提各大雜誌廣告等,你會發現lativ真的好有錢喔。然而,lativ確實是有錢,也確實嚐到甜頭,也確實就是個台灣發展起來的經濟奇蹟之一,但也因為如此,沒有宏觀的行銷概念,標準的土財主式的廣告下法,同理可證包括UNT和Dr.Wu等,都是這樣的台灣品牌,你也能看到這就是屬於台灣品牌的調性,個性,但無論如何...,人家有的是錢,要怎麼花也是別人的自由,我們自然也管不著。
lativ其實最早的型像是可親,優雅,甚至是簡約時尚的,只是後來的一些事件危機處理上實在很有問題,包括產地、代言人以及折扣做法等...,其實事件本來就會發生,只是在於怎麼去處理和解決,然而,lativ全部的危機公關都是很不OK,因此,也就惹了一身腥。在這裡也不一一贅述,之前也分別撰文敘述過。基本上,lativ有錢,有錢的話,要做什麼行銷倒是都不難,反而lativ最缺的就是一個專業的公關人員,但台灣公司常常悲哀的就是,行銷公關都是同一人,這兩者其實學過企業管理的人都會知道,是截然不同的工作屬性,但台灣公司就是這樣,可能覺得沒壞事發生,就不需要公關,因此就把責任都推到行銷身上,所以你常常在看104的時候,會發現有些公司都會找「行銷公關人員」,看到這種公司,這樣的職缺我絕對不會投,甚至是在心裡劃上一筆,第一這公司在經營上沒sense,第二這公司絕對對員工很小氣。無論如何,現階段的lativ我不了解,但我還是能夠猜測,lativ還是缺一個專業的公關人員。不然你去比較UNIQLO現階段的公關操作,就會覺得lativ真的很在睡覺,但沒辦法...人家有的是錢,也就這樣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