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音樂專輯 一張還要300元?(2009/4/1)

記者/陳文駿

近日,中華電信與唱片業者合作,結合了旗下的三大平台,包括emomeHinet以及數位電視MOD,開創新的數位音樂通路,準備大舉進攻數位音樂市場。先發產品就是近日推出全新專輯的歌手蔡依林的作品《花蝴蝶》。

打著比實體唱片更優惠的價格,企圖以300元的價格,進軍消費者市場。除了專輯音樂之外,也附送幕後花絮、MV、手機鈴聲以及桌布等。銷售的主要方式就是透過購買序號,上網登記即可全部下載,有別實體唱片的是少了那張壓製的唱片CD,但其他的歌詞本、寫真書,則和一般實體通路沒有差別。

無論是從台灣的IFPI統計,或者是從美國尼爾遜SoundScan的統計都可以看見,實體唱片的銷售逐年下滑中,唯一逆勢成長的反而是數位音樂,根據尼爾遜SoundScan統計顯示,數位音樂專輯網路下載卻在2008年持續維持成長,整體銷售表現較2007年增加了15%。

然而,數位音樂的經營模式,也並非這一兩年才形成,以台灣的KKBOX為例,以一個月149元的價格當月無限免費聆聽,在市場佇足已久;蘋果的iTunes則是開創單曲付費下載。相對中華電信來說,除了這兩個主要的數位音樂通路對手之外,以一張數位專輯要300元的價格,你希望消費者可以得到什麼?

相關學者指出,在70%的消費者心中,免費聽歌永遠是他們的需求。(李書齊,2006)。預估到2011年,唱片CD的銷售量將趨近於零(梁秀雯、林富美,2004)。免費聽歌已是市場所趨,先不論相關智慧財產權相關問題。打開網路,無數的免費數位音樂下載論壇,打開Foxy,永遠都有幾十萬人掛在該點對點平台上,試問有抓得完的一天嗎?

數位下載的盛行苦了線上的流行音樂歌手,但卻給了更多默默無名的歌手,甚至是一般人一線曙光,根據之前水晶唱片老闆仁將達所提出的「水龍頭音樂」的概念,亦指一首歌假如只賣1元,如果有1億人下載,產值就是1億;縱使免費供人下載,1億人的下載,也能帶來龐大的影響力。在這樣新的數位環境,也就孕育出了如StreetVoice這樣的Web2.0音樂網站。

流行音樂販賣的將不再是音樂,實體唱片的發行,可能是為了滿足不會使用數位下載的人聆聽音樂的需求、歌迷的偶像崇拜、歌手實體演出的門票證明或者是作為珍藏的收藏品等。唱片公司在針對消費者需求做產品定位時,應該認清自己的行銷重點,舉個例子來說,某些歌手的作品就是有讓人有限量、想要珍藏的感覺,乾脆在行銷的過程中,限量一萬張,價格拉高至一張一千元,其唱片的內容再做額外更多的設計,滿足某部分的小眾。如此一來,與其要銷售十萬張才回本的實體唱片,如果靠這樣子一萬張的銷售模式就可以平衡,那為什麼不試著做出這樣的限量感,也能讓該唱片更突顯其價值。

回到中華電信此次的數位音樂行銷策略,從其活動內容以及辦法,我們或許可以猜測,賣數位音樂並非真是中華電信的重點,促銷手機、帶來旗下網站人潮以及申辦相關服務,或許才是中華電信這次活動的目的。然而挾帶著高人氣歌手賣音樂的行銷策略的結果如何,相信不僅僅是中華電信在關心,唱片業者同樣也在關心,畢竟,這是個改變通路的新的行銷模式,特別是結合電信公司。流行音樂的變革,也在持續進行中。

參考資料:
梁秀雯、林富美(2004)。音樂產業數位化對音樂智財權帶來之資產分割與膨脹效益分析。第一屆創新與管理學術研討會,台北:實踐大學。
李書齊(2006)。KuroezPeer+、KKBoxYahoo!奇摩 共築台灣線上音樂新貌。今週刊502期。


http://www.ectimes.org.tw/Shownews.aspx?id=09033120425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r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